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申报同济大学资助育人主题教育基地的通知
2015.12.24
通知公告
关于申报同济大学资助育人主题教育基地的通知 各院系: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重心向院系倾斜,形成校院两级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和更大的工作合力,经研究决定,从2016年开始,在我校院系设立若干“资助育人主题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 第一期拟推出设立以“励志、感恩、诚信、慈善”为主题的教育基地。现将具体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引导学生更快健康成长成才。 2.各基地应当在不同校区内发挥辐射作用,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优势辐射和影响更多兄弟院系乃至全校范围内的学生,广泛开展各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3.主题教育基地工作对象原则上但不限于经济受助学生。 二、申报对象 全校各院系,以院系为单位提出项目申请(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院系分管学生工作负责同志)。 三、申报内容 1.项目时间:2016年3月—2017年3月。 2.申报院系切合资助工作实际,围绕“励志、感恩、诚信、慈善”四项主题选择一项构建资助育人主题教育基地,设计工作方案和经费预算...
同济大学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奖助金(第八期)申请通知
2015.12.08
通知公告
为配合学校卓越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开拓我校学生的国际视野,资助品学兼优、特别是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参加国际及港澳台交流项目,根据学校专项经费使用规划,特设立同济大学大学生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奖助金(以下简称“奖助金”)。现开展第八期项目申请工作,特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有意申请者请仔细阅读《同济大学大学生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奖助金管理办法》及《同济大学大学生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奖助金申请表》(见通知附件),并按照要求准备申请材料。 2、本期奖助金资助的范围为在2015年9月16日至2016年3月15日期间内启动的学生出境交流项目,交流项目结束时间须在2017年3月15日之前。 3、有申请意向的本科生、研究生请按照《同济大学大学生国际交流奖助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供完整申请材料,并提交院系审批。 材料递交截止时间: 2015年12月25日。 材料递交地点:四平路校区行政北楼419室 ;嘉定校区复楼(原F楼)一楼学生事务中心学生处窗口。 本期奖助金的所有信息皆以公告的形式发布,请申请者及时关注本期奖助金的相关信息发布平...
2015“同济大学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名单公示
2015.12.03
通知公告
2015年“同济大学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名单公示 序号 姓名 类型 1 程莉 优青 2 唐育虹 优青 3 刘冰洁 优青 4 田苏宏 优青 5 顾旭峰 优青 6 葛畅 培育 7 丁愉 培育 8 杨满 培育 9 陈竞 培育 10 方璐 培育 入选者名单自发布日起公示一周,如对上述人员有异议,请及时联系党委学生工作部。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方式:021-65986892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发展项目(II期)学员选拔招募公告
2015.12.02
通知公告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发展项目(II期) 学员选拔招募公告 星巴克青年领导力项目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咖啡公司、赠与亚洲基于推动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的愿景共同发起,于2014年6月正式启动。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我校50余名同学通过筛选参与项目I期培训。2015年8月,经主办发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后,表现优异的10位同学受邀赴深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参加全国集训,收获颇丰。 2016年,星巴克青年领导力项目(II期)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选择10所项目高校,招募500名学生进行培养。上海地区项目将由同济大学与上海大学两校各50名学生参与。项目利用星巴克大学、赠与亚洲、社会知名NGO组织优势资源,采用模块制培训、公益项目实践的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为期一年的督导式培养。项目将聘请“领导力”学科的知名讲师及公益领域的资深导师对学员进行课程讲授和项目指导。现将本期项目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项目培养目标 通过举办多种形式活动以培育和提升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职场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为国家未来储备青年领...
关于校内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核定申报的通知
2015.11.27
通知公告
关于校内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核定申报的通知 同济学内〔2015〕4号 为加强我校勤工助学岗位管理,提高勤工助学经费使用效率,更好的发挥勤工助学资助育人功能,依据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暂行办法》及《同济大学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规定,现对校内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核定申报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设岗原则 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按需设置,提高效率;加强培养,提升能力”的原则,申报勤工助学岗位。原则上各单位岗位数量和用工总时数不超过上一年度。 各单位应按照“谁聘用、谁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合理安排学生勤工助学的工作量,原则上杜绝学生勤工助学超工作量的情况出现,保证学生正当权益,加强学生管理和教育。 二、岗位要求 1.学生校内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各部门开展辅助性管理与服务工作,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任何用人部门不得使用学生代替本单位职工进行全日制值班或工作。 2. 各单位在招聘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