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现开展2018年度同济大学学生思政工作研究课题申报工作。
一、课题类型
(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由思政基金资助)
本项下设3个子类:1.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课题;2.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课题;3.新任辅导员课题。
(二)共青团工作专项研究课题(由校团委经费资助)
专设共青团工作专项研究课题,用于支持对共青团工作的理论研究。
二、课题研究年限
1年
三、选题指南
申报人可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探索,进行课题申报,以下选题供参考,具体研究题目请自拟。
(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课题(思政基金资助)选题指南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研究
2.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内涵研究
3.推进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5.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关键问题研究
6.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7.“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8.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能力提升研究
9.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0.高校专业课程育人的内涵与机制研究
11.高校科研育人的实现路径与机制研究
12.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研究
13.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研究
14.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方法和机制研究
15.高校文明校园创建的长效机制研究
16.高校优良校风、学风培育研究
17.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机制研究
18.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研究
19.高校网络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20.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评价及其推广应用研究
21.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机制研究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3.高校原创经典文化品牌培育推广机制研究
24.高校管理育人的内涵与机制研究
25.高校服务育人能力提升的方法和路径创新研究
26.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研究
27.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及测评体系研究
28.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研究
29.新时代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研究
30.加强大学生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研究
31.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研究
32.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研究
33.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34.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35.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创新研究
3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37.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研究
38.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研究
39.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与体制研究
40.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育人机制与方法创新研究
41.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研究
42.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43.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44.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研究
45.高校学生安全事件应对处置研究
4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慕课研究
(二)共青团工作专项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1.如何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
2.如何增强学生组织的政治性建设
3.如何做好共青团“推优”工作
4.基层学院分团校培养体系建立
5.学生骨干培养体系及成长路径研究
6.如何推动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
7.如何推动学生社团管理运行规范化
8.如何加强网上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
9.高校共青团开展青年教师工作的载体和路径研究
10.如何促进社会实践育人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
11.共青团改革背景下同济学生会组织新百年的组织创新工作研究
四、申报范围
本次申报范围以我校全体专兼职辅导员为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导师、社区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在读博士生、硕士生也可申请。
五、课题要求
1.申报课题要切实围绕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工作实践,贯彻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央3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对提升大学生思政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具有指导意义,避免空谈理论,为我校共青团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攻坚、全面从严治团提供智力支持。
2.课题结题需要材料包括1篇论文、1篇结题报告、1篇简报。
3.鼓励向思政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求的A类、B类核心期刊投稿;鼓励基于课题研究成果,向主流媒体的教育时评类栏目投稿,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鼓励在课题研究期间,提炼工作思路、主要成效,通过党委学研工部向教育部报送日常简报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在A类、B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在主流媒体发表文章、报送简报被教育部采用等成果,均纳入辅导员考评体系,每年年终思政基金委员会将视情况对优秀成果予以适当奖励。
4.学校将在思政课题中选拔优秀项目,优先推荐申报教育部或上海市相关思政工作课题。
5.将于2018年12月安排课题中期考核,请各位申请人注意把控时间节点。
6.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课题负责人仅能申报1项课题,但可以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它项目的申请。
六、项目数量和资助金额
本年度拟资助40项课题。
其中思政重点课题、一般课题、新任辅导员(工作年限在三年以内)课题30项左右;共青团工作专项研究课题10项。
思政重点课题:资助金额10000元(由思政基金经费支持);
思政一般课题:资助金额5000元(由思政基金经费支持);
新任辅导员课题:资助金额3000元(由思政基金经费支持);
共青团工作专项研究课题:资助金额5000元(由校团委经费支持)。
七、课题申报书提交方式及注意事项
1.申请书电子版请发送至tjszk@tongji.edu.cn,纸质版(一式两份)送至党委学生工作部。
四平路校区:请将纸质申请材料交至行政北楼417李博
嘉定校区:请将纸质申请材料交至复楼414-2 程奇
联系老师:
李博 65987367,15000664385
葛畅(共青团工作专项研究课题)65981406,15800605629
2.申报截止日期:2018年6月11日下班前。
3.课题研究成果,著作权、署名权属作者,思政基金委员会拥有著作使用权和选送作品参与校内外评比的权利。
附件1-2018年同济大学学生思政工作研究课题(思政基金资助)申请书.doc
附件2-2018年同济大学学生思政工作研究课题(共青团专项)申请书.doc
附件3-教育部日常简报:同济大学打造红色文化思政教育新模式.docx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
同济大学思政基金委员会
同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代章)
2018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