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心理委员的角色意识,提升心理委员工作素养与能力,促进同济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助、互助、助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响应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关于开展2024年度上海高校班级心理委员成长训练营及技能大赛的通知》,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于9月成功举办我校班级心理委员技能大赛。
同济心理中心对于此次班级心理委员技能大赛工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响应,指定专职咨询师全程负责该项目,讨论制定比赛通知,9月9日即通过中心微信公众号、心理辅导员条线、点对点邀请推荐等多渠道分别发布,保证信息畅通,通知到位。
同济校内比赛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一是心理委员个人风采展示。参赛选手围绕班级心理委员身份角色、心委工作现有成果、未来工作设想、参加本次校内初赛及对市级训练营的期望等方面,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个人风采和工作特色亮点(视频时长不超过2分钟)。该环节总分40分。
二是心理主题宣讲微视频。参赛选手从以下题目中选取一题,录制90秒时长的情景应答微视频。
情境挑战题目(二选一):
① 临近考试,班级里不少同学压力很大,还有人在朋友圈晒出了emo组图,感叹“人间好卷,世界好难”,学院老师想让你作为班级心理委员开展一些工作,你会怎么做呢?
② “我最近心情好差,男朋友觉得我太粘人,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像以前那么多,我觉得他没那么在意我了,为此吵过好多次,都快要分手了,我心里好难受。心理委员,你说,我该怎么办呀?”
该环节要求参赛选手本人全程出镜,脱稿应答。评审根据基本规范(时间控制、态度立场)、业务技能(内容观点、逻辑条理)、个人表现(言语表达,着装仪态)、整体效应(呈现质量、回应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该环节总分60分。
各学院接到参赛通知后迅速响应,积极组织心理委员参赛,由学院心理辅导员作为指导教师,保证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水平。各学院初审后推荐参评作品22份参加全校评比。
校级评审阶段,心理中心成立专门评审小组,设计制定评分细则,制作评分表,分为三个阶段开展评审工作:评委背靠背独立打分,小组讨论评议,心理中心专题评审会集体议定。最终评选优胜奖2名、优秀奖4名、入围奖5名,并遴选2名选手(口腔医学院徐榕曼、医学院闫偲悦)代表同济大学参加本年度上海市高校班级心理委员成长训练营,获奖名单在中心公众号发布公示。
本次比赛旨在凸显班级心理委员重要作用,激励他们提高身份意识、磨练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其在同济大学心理育人体系中的价值感与成就感。推选参加市级比赛的选手,将由同济心理中心专职咨询师和学院心理辅导员共同担任指导教师,期待在成长训练营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展现风采,再创佳绩!
2024年度同济大学班级心理委员技能大赛获奖名单
优胜奖(2名)
优秀奖(4名)
入围奖(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