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心理中心简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8
浏览:

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简称“心理中心”)成立于1989年,是上海最早成立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之一。中心拥有完善的硬件设备和一流水平的心理咨询队伍,现有专职咨询师11名,均具有临床心理学或相关学科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2人,博士在读4人,正高级职称1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委员会注册心理师10人,注册心理督导师5人。

中心可提供以下服务:

一、个体咨询

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扰,如压力、人际关系、情感、家庭关系、情绪困扰、自我探索等方面问题时,可选择个体咨询。对于更严重的困扰,如创伤与哀悼、行为障碍等,心理咨询将提供专业支持。

二、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一种封闭的小组成长活动,由专业团体咨询师带领,有相似困扰或需求的同学组成(一般8-15人),在固定时间内(一次1.5-2小时,共6-10次)共同探讨,达到团体目标,收获个人成长。关注中心公众号可了解每学期团体工作坊招募信息(新学期工作坊招募尚未发布,具体内容及时间安排敬请期待)。比较受欢迎的团体项目包括:禅绕画小组、音乐治疗、OH卡小组、舞动治疗、学业减压工作坊。

三、课程讲座

中心老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近10门线上线下选修课,如《生命的省思》《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女性素质提升》《电影中的心理治疗》等,供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思考生活,提升自我。此外,中心还会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办心理健康讲座,为同学们解答心理困惑。学生也可反馈想听的主题。

四、心理测评

心理中心为新入学同学做心理健康普测,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其他专业的人格与心理健康测评。

五、心理活动

中心与心理协会一起举办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校园心理集市日、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525心理文化月等。

除上述常规活动外,近年来中心也在尝试探索新的服务。以学生社区建设的“同心小筑”积极心理体验中心为例,通过为同学们提供发展性团体服务、互动性体验项目和“walkin”顺访性咨询服务,让更多同学认识中心,也支持了更多同学。新学期,中心将围绕“心理育人”工作,进一步探索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拓展心理服务内容,提升心理服务质量,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

近年来,中心尝试探索新的服务,以在学生社区建设的“同心小筑”积极心理体验中心为例,通过为同学们提供发展性团体服务、互动性体验项目和“walkin”顺访性咨询服务,让更多同学认识中心,也支持了更多同学。新学期,中心将围绕“心理育人”工作,进一步探索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拓展心理服务内容,提升心理服务质量,以满足大家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

目前,同济大学心理中心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实习机构,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上海市教委名师工作室挂靠机构。

中心特别重视心理工作队伍建设,除配备有多名专职咨询师外,还有常聘督导师4人,兼职咨询师44人,心理辅导员44人,班级心理委员600余人。通过组织定期案例督导、重点学生个案研讨、系列专题培训和成长性团体工作坊等,形成了系统的心理育人氛围。

为加强医教结合,建立学生就医绿色通道,同济大学于2017年在校医院建立临床心理科,并积极整合附属医院精神医学资源,为学生就医提供极大便利,使需要的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硬件保障方面,两校区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咨询服务场所。其中,四平路校区配有咨询接待室、沙盘室、培训室、阅览室、咨询室共13间;嘉定校区配有各类功能房间十余间。这些设施保证了心理服务工作正常运行,满足了年均7000余人次的咨询需求。

以下是关于心理咨询的常见问题解答:

心理咨询是什么?

心理咨询是指经历心理困扰的个体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一对一的治疗性关系,与咨询师一起帮助自己处理困扰的专业行为。心理咨询的过程可能包括:探索想法、观点、反应、行为、感受等,借此更好地理解自己对待外界刺激的内在心理运作过程。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个体降低心理上的痛苦感,提高个体的自我觉察能力和做出健康决定的能力,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提高生活品质。

中心的心理咨询保密吗?

心理咨询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充分尊重学生隐私。个人信息及咨询中叙述的经历、体验、感受等未经同意,咨询师无权公布或传播。如需学术交流或案例督导,咨询师会隐去可能辨认出个人信息。但也存在保密例外情况,如来访者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意愿、计划或行为,或来访者行为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出于司法原因需要咨询师提供证供,则咨询师有权向有关单位报告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咨询记录将妥善保存在心理中心,不提供给包括你在内的任何机构与个人。

咨询需要付费吗?

不需要。同济大学心理中心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免费提供心理咨询及相关服务。每位在校生原则上每学期可免费获得六次咨询(含临时取消次数),特殊情况时,咨询师可根据学生问题严重程度增加咨询次数。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咨询师吗?

可以的。当学生第一次预约心理咨询时,可以通过公众号平台、网站了解各位咨询师的背景介绍,根据性别、年龄、学历、擅长的咨询领域等选择希望的咨询师。若该咨询师没有合适时间,可以重新选择或让接待员安排。

怎么知道学生是否需要咨询呢?

以下信号可提醒大家是否需要咨询:

被情绪困扰:没有缘由地感到悲伤、没有希望、情绪低落;过度恐惧、害怕(与大

部分同学相比);容易生气,对事情过度反应;过多焦虑、担忧(与

大部分同学相比);感到痛苦。

受限于: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做出决定;难以静坐和专注;难以入睡;对往常感

兴趣的事物不再感兴趣。

不寻常的改变:学习表现变差;长期翘课或逃学;回避与朋友和家人接触,变得孤

僻;听到无法解释的声音;睡眠或饮食发生变化;脑海中经常想到

死亡;伤害自己或者他人、动物。

“同济大学心理中心”公众号

该公众号自2017年创建以来,打造了“深夜树洞”“读书电台”等品牌栏目,共发布原创560篇,关注人数达36360人,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这是心理中心的老师们积极探索心理育人创新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的重要途径。

关注该公众号,能了解到丰富的心理知识和资讯,同时也欢迎同学们为心理中心建言献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同济大学心理中心”公众号,了解更多前沿资讯。

(审核:陆可心、章秀明)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