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发布了我校2015年本科生专职辅导员招聘启事,机械、汽车、城规、环境四个学院各招聘一名辅导员,后续将陆续开展选聘工作。
3月5日,召开“形势与政策”教学管理工作会议,会上对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做了详细部署。
3月11日,三场不同主题的《形势与政策》校级时事报告会分别在四平路校区129礼堂、经纬楼三楼报告厅和外国语学院报告厅举行。报告会分别邀请了同济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敏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的张建博士和复旦大学教授陈学明教授做主讲人,围绕“实现中国梦的新步伐与国际环境的新特点”、“当前香港形势与中央政府对港政策”、“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三个主题展开,近1000名学生聆听了报告会。
3月24日,两场不同主题的《形势与政策》校级时事报告会分别在四平路校区129礼堂和嘉定校区国会报告厅举行。报告会分别邀请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与上海研究中心副主任、朝核项目负责人龚克瑜和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郭隆隆做主讲人,围绕“朝鲜半岛局势的回顾与展望”和“如何认识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两个主题展开,近800名学生聆听了报告会。
3月27日,发布了2015年“同济大学辅导员工作创新示范项目”的申报通知和“同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项目”的申报通知,申报的截止时间均为4月13日,后续将陆续接手申报与评选工作。
3月31日,2015年同济大学专职辅导员复试结果公示,共9人通过复试,公示期为3月31日至4月7日。
4月8日,两场不同主题的《形势与政策》校级时事报告会分别在四平路校区129礼堂和经纬楼三楼报告厅举行。报告会分别邀请了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编处处长、《上海党史与党建》副主编、东方讲坛讲师团成员袁志平教授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康九红教授做主讲人,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与时代需求”两个主题展开,近800名学生聆听了报告会。
4月13日,发布了第七期同济大学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奖助金申报通知,后续将陆续接受学生申报与评选工作。
4月16日,发布了2015年“同济好班长”评选活动的通知,活动截止时间为5月9日,后续将陆续接受申报和评选工作。
4月17日,发布了开展“核心价值观”微电影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以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系列微电影作品。
4月23日,三场不同主题的《形势与政策》校级时事报告会分别在四平路校区129礼堂、经纬楼三楼报告厅和嘉定校区国会报告厅举行。报告会分别邀请了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院士,关工委老教授孙金花和同济大学的优秀学姐学长们做主讲人,围绕“海洋与中国”、“理想与信念”、“同舟领航、追求卓越”三个主题展开,近1000名学生聆听了报告会。
4月27日,2014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表彰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视频竞赛颁奖会在我校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中共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各高校学工部部长以及获奖代表等出席了本次颁奖会。
4月,颁布《关于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及其《实施细则(本科生社区)》。
2014年12月,完成各类奖学金奖金发放工作。包括政府类奖学金:获国家奖学金258人,获奖金额2064000元人民币,获国家励志奖学金608人,获奖金额3040000元,获上海市奖学金44人,获奖金额352000元人;优秀学生奖学金:学习奖学金2878人,获奖金额4345000元人民币,获优秀学生奖1334人,获奖金额元3758000人民币,获社会活动奖学金699人,获奖金额460000元人民币,获民族班奖助学金142人,获奖金额292000元人民币。
2015年1月底,完成55项校外捐赠奖学金的奖金发放,获奖人数817人次,共计金额3365300元。
3月20日,完成港澳台奖学金发放工作,共有18名同学获奖,金额67000元。
3月27日,完成第二届同济大学卓越奖学金(本科生)的初评,推荐5名候选人进入学校终评。
4月初,启动学生处信息化建设工作,形成周五信息化建设例会制度,系统梳理工作流程。
4月17日,2014届优秀毕业生评选完毕,共有220名本专科生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227名本专科生获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4月23日,参与第二届同济大学卓越奖学金(本科生)终评,最终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曹帅、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马曼·哈山和土木工程学院的韦予杰当选“2015年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奖励基金”本科生获奖者。
截止2014年11月底,处理违反校纪校规学生30人,违纪类型为考试作弊28人,其他违纪行为(盗用教师账号)2人。处分类型为警告处分2人,严重警告处分6人,记过处分14人,留校察看处分6人,开除学籍2人。
截止2015年4月底,处理违反校纪校规学生14人,违纪类型为考试作弊13人,偷窃1人。处分类型为警告处分1人名,严重警告处分1人,记过处分5人,留校察看处分7人。
4月2日,依据学校关于对部分毕业班学生处分材料作抽档处理的规定,今年有9名毕业生的处分材料,从学生本人档案中抽出,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备查。
截止4月28日,受理学生商业保险理赔41人次,获得理赔23人次,还有18人次还在理赔受理中,理赔金额总计193716.78元人民币。
3月24日上午,同济大学2015年学生就业工作会议在四平路校区中法中心召开。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田磊,我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景瑞地产、上海同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各相关职能部处领导及各院(系、所)就业工作负责人出席会议。
3月6日中午,新学期伊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助管培训活动在四平路校区经纬楼会议室进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旭峰老师及信息咨询部全体与15名助管学生参与了培训活动。
3月15-25日,台湾逢甲大学校友联络暨就业辅导处秘书林淑惠老师来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访问交流,期间,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陪同下,林老师赴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等高校和单位走访调研。
3月17日下午,同济大学2015年“职场直通车”首场校园招聘会在四平路校区综合楼底楼大厅顺利举行。本场招聘会由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并得到了土木工程学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大力支持。为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同时满足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从2015年3月至4月,同济大学2015年“职场直通车”校园招聘月活动将分别召开三次专场招聘会,本次首场招聘会拉开了春季校园招聘月活动的帷幕。
3月17日,同济大学2015届毕业生春季招聘会如期举行,前来参加招聘会的中建六局地铁公司代表中建六局向我校赠送“校企共建先进单位”奖牌。据悉,同济大学是中建六局地铁公司颁发校企共建合作奖项的首所高校。
3月18日,海峡两岸高校就业服务与生涯指导(区域)培训活动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经纬楼四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培训邀请到台湾逢甲大学校友联络暨就业辅导处秘书、全球职涯规划师(GCDF)林淑惠作为培训主讲嘉宾。培训主要针对上海高校一线就业工作人员,活动现场共有近百名来自22个不同类型上海高校的包括新入职学生就业工作人员、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等前来参与培训活动。
3月25-28日,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一行赴贵州走访了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分院,调研了企业未来的校园招聘需求,就未来共同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建立校企共建实习基地,进一步延伸至高层次人才交流互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硕士联合培养等方面达成了意向。
4月1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许继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盛知恒分别带领两所兄弟院校学生就业工作人员,来到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调研交流。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副主任王旭峰进行了接待工作。
4月8日,新疆大学党委书记李中耀一行来访我校。当天上午,在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党委副书记姜富明、学生工作部部长陆居怡的陪同下,李中耀一行参观了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办公场地、招聘场地以及学生就业手续办理大厅。随后,在经纬楼第三会议室,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作题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质量跟踪的立体化指标体系研究及多维度分析系统建设(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汇报。
4月16日至17日,由上海市教委主办,我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承办的高校就业分析平台应用培训在我校四平路校区中法中心开班。来自全国62所高校的近百余名从事学生就业指导与生涯教育的老师们参加了培训。开班仪式上,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李长治代表上海市教委发表讲话,我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作了题为“同济大学就业分析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的主题报告。
4月20日上午,根据支部的工作安排,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党小组全体成员以“小机关、大服务”为主题,学习学校文件,结合学校综合改革的大背景,围绕“优化机关行政部门职能与设置,完善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机制”展开讨论。
4月21日,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带领信息化建设小组一行赴南京,就新一代同济大学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与江苏金智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鸣杰及其核心研发团队成员进行了项目初步接洽和需求研讨。
3月份,根据教育部有关通知,我校开展了高校学生资助情况调查与检查工作,对资助工作的管理体制、经费使用、学生情况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和信息调研。
4月份,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3年度中央部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结果公布,我校被考评为“合格”,排名第34名。同时,2014年度的资助工作绩效考评工作已于4月14日启动。
4月份,上海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银”杯上海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典型案例评审结果公布,我校有3篇案例入选,分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
3-4月份,根据教育部、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有关通知,分别完成寒假资助工作上报、2014年度学生资助情况统计等工作,对2014年度资助工作的开展及经费支出等情况进行了梳理与统计。
3-4月份,分别举行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资助育人工作会议、学生网上事务中心建设调研会议,对本学期的资助育人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3月份,启动2014年度资助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选申报工作。
4月份,完成全校本专科生助学服务对象审核和信息系统录入工作。本次审核新增困难生46人,截至目前我校共有4452名助学成才服务对象。
完成2014年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共14人申请材料审核,报教育部审批;
完成2014年12月本科生共422人申请中国银行贷款审批,当年发放337万元;
完成2014-2015学年本科生生源地贷款33人,发放21.48万元;
完成2014年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减免21人、学费补偿26人、贷款代偿8人,总计55人,61、6万元。
4月份,本学期国家助学金、大学生成才助学金、伙食补助考核工作基本完成,考核情况显示大部分获助同学学习成绩良好,遵纪守法,各方面表现良好,继续资助,另有部分学生不符合继续资助的条件予以取消,并进行相应增补。根据考核结果,本学期资助情况如下:国家助学金共有获助同学2628人,资助标准为1500元/人/学期,发放总额为394.2万元;大学生成才助学金共有获助同学500人,资助标准为1000元/人/学期,发放总额为50万元;伙食补助发放一等1470人,资助金额为1000元/人/学期,二等2472人,资助金额为600元/人/学期,获助学生总人数为3942人,获助金额总计295.32万元。
截至4月底,完成多项校外捐赠助学金的考核与评选工作,包括:圆梦大学助学金、MBA班级爱心助学金、华杰国际交流助学基金、阳光育人助学金、刘家远姚韻梅助学金、文武助学金等。
截至4月底,发放各类校外助学金4项,发放114人次,发放总额31.95万元,包括:张义才助学金、中海油助学金、上慈夏南薇助学金、上慈结对助学金。
截至4月底,发放临时困难补助4人,发放总额1.4万元;
3月22日,完成2015年1、2月份勤工助学报酬发放,共发放286486元,641人次。
4月26日,完成2015年3月勤工助学报酬发放,共发放302454.5元,1143人次。
3月17日,“你回家,我买单”——同济大学“寒假路费补贴”家乡校友寻访活动交流会举行。来自各学院20余名同学与学生处、校友会教师一起相聚旭日楼,就寒假期间在哈尔滨、兰州、长沙、成都、重庆等5个地点开展的“校友访谈活动”进行座谈交流,同学们对寒期访谈活动的策划、实施、感想进行了分享。
3月份,我校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爱我中华”项目第二期申报工作启动。4月份,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资助高校慈善公益项目”2014年度评审结果公布,我校“‘益’起足下,‘助’梦未来”主题公益项目获助,资助总额9.55万元。
3-4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中国青年领导力项目”“竞飞2”筹备阶段在我校实施,从“竞飞1”过程10个小组遴选出的3个种子组进入实践阶段。
4月底,2014年度同济大学“励志之星”评选初选答辩完成,来自不同学院的20名学生从90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4月11日,新生成长学校主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佳香”樱花季活动。通过向远在家乡的亲朋好友寄送明信片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浓浓思乡之情,同时增进学员门之间交流和沟通。
4月18日,新生成长学校组织核心价值观主题参观暨新媒体分享活动。学员们开展了国歌展示馆和宋庆龄故居主题参观活动,并创造性地开展了“参观成果新媒体分享”活动。
4月25日,新生成长学校赴青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暨新农村参观活动。学员们参观了陈云故居、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青浦生态新农村建设、朱家角古镇等景点,深受教育。
3-4月份,助学金受助学生团队建设逐步推进。博能、阳光育人、夏普等助学金项目受助学生座谈会举行并组建团队;为进一步协调联动各助学金团队的建设和活动,“助学金团队联合会”(简称“助学联”)组建成立并商定本学期活动计划。3月29日,助学联团队素质拓展活动在鲁迅公园举行,通过多个任务及游戏环节,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提升了团队凝聚力;4月25日,“助学面对面——文武助学金”项目见面会举行,该项目受助学生及助学联其它成员参加了见面会,会上受助同学以一个总结短片的形式,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表达了对资助人白斌先生的感激之情,白先生则结合自己的创业和人生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关于就业择业、人生发展、大学生创业等方面的看法和心得。
4月份,宝山区金色晚年敬老院向助学服务中心赠送“关怀显真情,志愿献爱心”的锦旗,对学校慈善义工团队自2007年以来坚持不懈的敬老爱老活动表示了充分肯定。
1月20日,上海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2014年度工作总结会在我校召开。上海市教育工会副主席、中心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向群,市教科院党委书记、中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强,我校党委副书记马锦明,上海市教育工会、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及我校工会和学生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市教科院党委副书记陆勤主持。
我校党委副书记马锦明致欢迎词,马书记简要介绍了我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投入与发展情况,并感谢市教育工会的信任,将我校列为上海高校唯一一个咨询服务点。随后,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增强就中心2014年度试运行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我校学生处副处长、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赵娟,黄浦心理中心副主任、卢湾高级中学副校长梅洁和教师心理中心健康热线项目主管张菁先后介绍了两个咨询服务点及服务热线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市教科院党委书记吴强介绍了中心2015年的工作设想,计划在中心专业运行、教师心理研究、队伍培训督导、中心宣传普及和专业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提升;在工作探讨环节,与会专家积极发言,献计献策,对中心的试运行状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中心的运营和推广提出了切实中肯的建议。最后,市教育工会副主席王向群对中心2014年度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并感谢大家的认真工作,期待教师中心这一平台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上海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3月2-10日,由德中心理研究院和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六期中德家庭治疗师高级连续培训第四次集训在同济大学顺利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72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医生、社会工作者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员全程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为第六期连续培训项目的最后一次集训,大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收获了友谊,分别的场景非常感人。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医学院、人文学院和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一起作为主要的承办单位共同承担此次培训的组织工作。并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四次公益晚间演讲信息,受到了业内同仁的广泛欢迎和参与,场场爆满。
3月20日下午,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大家讲坛”在我校经纬楼演讲厅开讲,此次演讲的主题为“移情与反移情——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的对话”,由中国大陆地区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现任主席,耶鲁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Elise W. Snyder 和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中德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名誉主席赵旭东教授联袂主讲。讲坛广受欢迎,预算名额100人的演讲,最终吸纳了200余人入场聆听。
4月7日—10日,上海市第二期学校心理咨询师专业伦理培训班在同济大学开班。此次培训由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办,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职业伦理委员会协办,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承办。
培训再次邀请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著名咨询伦理专家王智弘教授担任主讲教师,第一天为骨干培训,后三天为学员培训。王教授课程内容体系化,教学手段多样性,语言幽默风趣,问题探讨深入,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欢迎。
4月14日,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在经纬楼400培训室拉开帷幕,第一讲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陈增堂教授主讲,主题为《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
该系列讲座共10讲,每单周二下午开讲,持续本年度两个学期,中心所有专职教师将围绕自我认知、压力挫折应对、个性塑造、人际沟通、婚姻爱情、学习、人生规划、生命教育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
4月19—23日,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承办的“上海高校辅导员专题培训”圆满完成。此次培训的主题为《完型空椅技术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及案例督导》,由国内心理治疗与咨询领域的知名专家施琪嘉和孟馥教授担任主讲教师。
此次培训共有来自上海高校的70余位教师参加,为期五天,在师资配备、培训内容和培训安排等方面,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我校每年将面向全市高校举办两次为期五天的专题培训,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发挥区域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