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路”——同济大学优秀学生骨干赴延安实践团纪实(出发篇)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15
浏览:

知行合一,路在脚下

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到:“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为加深青年学子对于党的历史的了解,并贯彻学习宝贵的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之际,我校20位优秀学生骨干和带队指导老师组成的“知行路”延安实践团,以“铭记党的历史、传承延安精神、争做优秀党员”主题,将赴西安、延安两地将进行为期六天的暑期学习培训实践活动。

整装待发,踏上红色学习之旅

7月11日早晨7点半,由同济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联合会、社区辅导员、学生督导室和同济好班长代表组成的同济优秀学生骨干赴延安实践团,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毛主席像前集合,整装待发,即将踏上本次红色学习之路。

本次实践路线是先从上海至西安,参观西部重点企业;从西安到延安,开展三天的现场学习培训;从延安返回上海,顺利完成红色之行。

在摇晃的列车上,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党员学生骨干们通过团队破冰项目互相认识熟悉,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带队老师和各位同学们交流了此次红色学习之路的目标和重点内容,对大家明确了各项安全事项和行程要求,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在听,谨记于心。

一天一夜的旅途,车窗外的风景也沿途而变。直到第二天天色微微萌亮,伴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车厢,过道里响起了清脆的报站声:西安站到了!

企业参观,了解西部大发展

7月12日,清晨6点35分,实践团到达了西安火车站。为了让同学们更好了解西部的发展,实践团前往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实践考察。

华陆前身是化工部第六设计院,其为我国国防化工、新型材料、化工基地等各大领域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重技术、重关怀、重家庭”的企业文化让实践团成员颇为感触,对西部企业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抵达延安,铭记党史传承精神

离开西安,实践团再次赶往火车站,向着下个目的地——延安,出发。

到了!这就是延安!

革命圣地延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实践团将在这里度过丰富的三天现场教学实践。晚餐过后,实践团开始延安现场教学的第一课——《激情教学:陕北民歌》。

讲台上来自延安大学的文世龙老师,正在激情饱满地介绍了陕北民歌的历史和特点,并现场即兴演唱了一首《东方红》,征服了在场学员的心。

激情教学不仅在于听,还要亲身参与演唱。文老师现场手把手地教会实践团的成员放声演唱独具陕北特色的信天游,同学们从羞涩紧张、不敢放开唱,到自由深情地放声高歌,用自己的一片热诚唱出了革命年代的那种红色情怀。

其中几位学员在文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独自领唱,歌声清脆嘹亮,获得了满堂喝彩,也激励着其他同学更认真地学习演唱。

来自生科学院的本科生党支部书记王莉萍说:重温着《东方红》这些家喻户晓的红色歌曲鲜为人知的历史,感知着陕北人民融入到歌曲中坚韧不屈、乐观自信、昂扬上进的革命情怀,我们放肆着心中一如先辈们年轻时的汹涌澎湃,大展歌喉。

全场最佳“歌王”,同济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联合会主席郝朝印说:“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们打江山”,朴素的歌词里流淌着陕北人民对党的信任。当我站在领唱的位置上,高声唱起那熟悉的红色旋律时,心中激荡的是对党、对人民、对祖国无尽的感激和热爱。这就是红歌的力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在文老师的指导下,学员分成男女两个声部,一同激情合唱了《黄河大合唱》,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高亢激昂,又让现场的每个人都回忆起从小传唱的经典歌曲,如今重新演绎又有一番别样的感觉。

这是第一次经历如此深情演唱而又高度互动的现场教学课,实践团的每个人通过亲身学唱感受了陕北民歌的特有风采,唱出自由而又美好的希望,令人受益终生。通过学习陕北民歌的来源和背景,也对那个年代我党艰苦奋斗、坚持抗战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唤起了同学们满满的爱国情怀,领会并传承弥足珍贵的延安精神。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