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藏族学生在上海至拉萨返乡列车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27
浏览:

……每次坐火车回家都看到有些乘客,因为不适应高原的气候,面临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呼吸困难,流鼻血,等等…作为医学生的我,希望能够给他们力所能及帮助——临床医学专业大二学生普布卓玛

……重要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得到锻炼,“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而且展现了母校“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精神,以及同济人无私奉献,勇挑社会责任的优良作风。——环境工程专业大二学生丹巴塔杰

为发挥我校藏族大学生专业优势,引导他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提供社会服务、提升社会责任感,今年暑期,我校藏族大学生积极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携爱心赴雪域,献慈善暖心间”的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由同济大学与上海铁路局客运段共同举办。

7月23日,结合藏族学生暑期集体返乡这一契机,来自我校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传播与艺术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等学院的藏族学生,在上海至拉萨的返乡列车中,拉开了本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序幕: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向赴藏乘客及藏族同胞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开展英语日常用语现场教学,并向进藏旅客介绍西藏人文、历史、地理、旅游等相关信息。

热闹的Z164列车餐车

志愿者同学在日间列车行驶期间,排班进行咨询服务。为此,同学们做了详细的内部分工协调,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并按照大家的学术特长进行回复,力求解答的正确性。为保障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列车乘务组在餐车内专门设立了“同济大学志愿服务咨询台”,并通过列车广播做了广泛告知。当乘客们了解到列车上有同济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提供现场法律咨询、英语教学、医疗咨询、西藏旅游攻略、藏语翻译等信息之后,纷纷来到餐车咨询台进行咨询。一路上,志愿者们仅在咨询台就接受了100多人次的各类咨询。

车厢里的普法活动和法律咨询

法学院的同学充分发挥学科特长,走遍硬座、卧铺车厢进行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通过向乘客们发放法制宣传资料、现场解答他们咨询的法律问题,并制作了各部门法相关知识的法律宣传册,分发给旅客并进行耐心的讲解。此外,同学们还将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编成法律测试快问快答题,在列车上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竞答。乘客们广泛参与回答,志愿者同学们还进一步逐个进行说明解释,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进行阐释,通俗易懂,受到乘客们的普遍欢迎。

用英语讲好家乡故事

在本次志愿活动开始前,同学们还专门筹划了英语现场教学环节,在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吴晓培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同学,利用专业优势,向车厢内的藏族乘客进行简单的英语教学活动,通过日常用语教学、将藏族文化及历史故事通过简单的英语进行表述等,使藏族同胞能够向赴藏的外籍游客用英语讲好家乡故事,推动藏族旅游文化的国际化。此外,外语学院同学在车厢内设立专门的咨询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列车内的藏族大学生、在沪工作人员提供英文简历撰写及修改服务。

赴藏旅游小贴士、藏语翻译

针对夏季赴藏旅客多、进藏列车中多为赴藏游客的特点,志愿者们在咨询台设立藏语翻译服务,并把精心准备的旅游小贴士打印成册,分发给列车上的旅客。大部分赴藏旅客因为是第一次进藏,对西藏或者藏族文化不了解,志愿者同学为旅客们现场介绍藏族文化、民俗、最佳旅游路线、进藏后衣食住行、藏区旅游注意事项等信息,让其他民族的同胞更多的了解藏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也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略尽绵薄之力。

同济精神与大学生活的宣传车

咨询服务期间,一些藏族学生家长向志愿者们咨询了关于内地西藏班的招生政策、藏族同学报考同济大学等信息,以及同济大学的学习、生活、就业等等问题,志愿者们结合学校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校园活动、学长学姐的就业去向、校园内的吃住行等方面内容与乘客们进行了充分的信息分享。旦增美朵同学说,此次志愿活动也是西藏农牧民与内地的一次沟通,平时他们也只是从电视上中了解自己孩子生活的地方,而此次是更是像与自己的孩子面对面的倾听一样。所以我希望以后学校能够举行更多像这样有意义活动。

图为2015年志愿服务照片

我校藏族学生在暑期返乡期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经连续进行了三年。该活动最初仅限于法学院学生,目前随着规模逐渐扩大,有更多院系的同学参与到有关活动中来,志愿者们所能提供的志愿服务范围也逐渐宽广,今年活动的内容,已经由以往单一的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扩展到了外语、环境、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同时,志愿者们不仅在列车上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到达家乡后将继续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了联系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纽带,也让更多少数民族同胞们感受到国家、社会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