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社区辅导员,陪伴学生一起成长——同济大学社区辅导员培训交流暨思政工作进社区专题研讨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1
浏览:

在同济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他们是居住在学生社区的优秀学长学姐,更是搭建联络学生的信息平台;他们是工作在学生社区的辅导员,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这就是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特色队伍——社区辅导员。自1998年起,学校在优秀研究生中选拔学生党员,入驻本科生社区,在社区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理想信念感染学生、用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用爱心诚心关爱学生,多年来社区辅导员成为我校在社区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我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的重要补充。

推进思政工作进社区,形成全员育人的思政工作合力

6月17日,“同迎百十盛世,济扬薪火华章”同济大学社区辅导员培训交流暨思政工作进社区专题研讨会在四平路校区隆重举行,校党委常委、副书记徐建平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讲话,党委学研工部、资产处、对外联络与发展办公室、后勤集团等部门负责人,以及34位历任社区辅导员校友、30位2017年新任社区辅导员共同参会。

徐建平在讲话中强调,学生社区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坚持在学生社区内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政工作。同时,他提出社区辅导员是我校在社区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并对社区辅导员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原同济大学社区辅导员委员会主席,2006-2009年社区辅导员、现任上海大学硕士生导师的马亮作为历任社区辅导员代表发言,他回顾了自己三年的社区辅导员工作,并与新任社区辅导员分享了经验与心得。他提出,社区辅导员在学生中要成为领头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重打造社区品牌活动,还要成为一个建设者,全身心融入学校的发展。2011-2013年社区辅导员、现任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吴晓培作了“新形势下学生社区工作探索”的主题汇报,明确了社区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介绍了目前学生社区思政工作情况,提出形成社区辅导员、学院辅导员、各职能部门联动的社区工作格局。

同时,本次会议还对“一屋济室”模范寝室评选中产生的“十佳济室”进行了表彰。

加强培训与交流,全面提升社区辅导员的工作技能

通过学院推荐、自主报名两条渠道,经过材料初审、视频面试、综合面试等多种方式,在录取为同济大学2017级的全日制研究生中,共选拔出30名优秀学生党员加入社区辅导员队伍。为了让新任社区辅导员尽快熟悉工作,提升社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党委学研工部精心安排了新任社区辅导员岗前培训,以讲座、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学习和交流社区思政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方法。

曾多年担任社区辅导员队伍的指导老师、来自党委学研工部的田苏宏为社区辅导员详细介绍了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刘翠莲为社区辅导员作“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危机应对策略”的主题报告,尤其是对宿舍关系常见问题及处理技巧进行专门辅导。本次培训还要请了三位优秀社区辅导员代表张琪、詹露、匡可风,分别就社区辅导员日常工作、特色及创新工作、社区辅导员发展等三方面与新任社区辅导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培训还专门举行了新任社区辅导员入职宣誓仪式。在历任社区辅导员的见证下,新任社区辅导员坚定地诵读属于他们的铮铮誓言,也表达出他们做好社区思政工作的决心和意志。

成立社区辅导员联谊会,在传承中强化社区思政工作的创新

为加强我校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学生社区思政工作、强化新老社区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传承社区思政工作精神,在历任社区辅导员的倡议下,6月17日正式成立同济大学社区辅导员联谊会。同时,历任社区辅导员自发募集并成立社区辅导员发展专项基金,用于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学生社区专项工作、组织社区辅导员联谊会活动,并于研讨会现场捐赠给学校。

“我是社区辅导员,陪伴学生一起成长”,这是每一位社区辅导员在入职宣誓时所作的承诺。因为有了他们,社区思政工作变得更生动;因为他们在学生社区思政工作所作的贡献,为我校思政育人工作开辟出新的空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