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16年“同济大学辅导员工作创新示范项目”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生工作的全面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研究水平,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搭建新的平台,孵化并且培育一批辅导员项目,现决定面向全校各院系专职辅导员推出“同济大学辅导员工作创新示范项目”,具体项目申报事项如下:
辅导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分为辅导员课程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大类。
(1)辅导员课程是指高校辅导员讲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包括党课、团课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等在全校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程。
(2)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指高校辅导员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开展党团组织与班级建设、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育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学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紧急事件处理、资助育人、主题班会等。
申报的辅导员工作项目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工作职责内容,已初步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
(1)围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凸显时代特征和上海地区、本校特色,贴近大学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致力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主题突出,成效显著。
(2)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形成了一定的典型性经验、固定的工作平台和长效工作机制,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
(3)辅导员课程应有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大纲等完整的课程系统资源,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能充分反映本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和特色;课堂讲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生动形象,吸引力、感染力强。
(4)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为已持续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工作项目,也可为2016年以来新近开展或计划开展、可供培育的新项目,体现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和长效性。
各院系组织辅导员进行申报,每位辅导员限报1项。学校组织专家统一评审,根据申报情况,全校每年遴选若干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1、项目资助:根据每个项目具体申报的预算和预期成果,资助5000-10000元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