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
2020年第3期(总第124期)
2020年4月2日
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3月3日,党委书记方守恩,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院长赵旭东分别围绕“同济人要带着责任与担当砥砺前行”“从新冠肺炎防控到灾难医学体系建设”“在灾难中学习和成长——疫情期间的心理调适”主题为全体同济学子在线授课。同济大学3万余名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近80万人次在线听课,并通过同济大学官方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直播平台留言互动。
开展同济大学湖北学生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暨“同舟共济,全力战‘疫’”主题党日活动在线上开展。3月1日,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冯身洪和组织部、学工部、研工部负责同志与同济大学身在武汉的41名学生党员“云端相聚”。5个湖北学生临时党支部同时成立,以身在湖北的207名学生党员为纽带,把散落在湖北各地的同济学子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克时艰。目前已陆续开展问卷调研、“党员-群众”结对子、心理帮扶团队、线上科研生活分享会等活动。
举行学生工作系统2020年春季学期集中培训。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做开班动员讲话,培训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及学生工作系统2020年工作重点设置三场主题报告,向全体专兼职辅导员进一步明确疫情期间学生工作要求,重点部署2020年思政工作的五大主线:爱国主义教育、迎建党百年、“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学生党建、研究生思政工作,明确具体工作安排。300余名专兼职辅导员在主会场和视频直播分会场参会。
3月5日、3月19日,分别召开学生工作系统2020年春季学期第1次、第2次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学研工部领导班子成员、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新生院各学堂执行副院长参加会议。会议传达现阶段教育部、上海市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通报了学生疫情防控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重点及相关要求。会议要求各学院要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日常工作。
召开疫情防控形势下学生就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对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第一时间调整就业工作部署和具体工作安排。3月12日,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吴能武副处长出席,校院两级就业工作相关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共计近100人通过线上视频平台参会。
面向同济学子推出10期辅导员“同心战疫集结令”系列微课。邀请多名学院辅导员围绕着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挫折教育、感恩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生命教育、健康管理、生涯规划、党员担当等主题开展“云微课”,观看量累计超过1万人次。
发挥网络平台对学生的正向引领作用。制作发布“学院战疫情”“同心战疫集结令”“听导师济语”等主题微信推送。面对当前疫情进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关键期,全校各学生党支部积极响应“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的号召,持续开展“抗击疫情”线上组织生活,截至3月26日,微信公众号“支部书济”《支部战“疫”,党员行动》专栏、各学院公众号累计推出学生党支部战“疫”宣传文章136篇。
启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党支部“对标争先”建设。围绕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包括湖北学生临时党支部在内的学生支部共申报179个项目,通过开展线上组织生活,创作微视频、微党课、文化艺术作品等形式,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多项举措保障学生线上教学。利用每日信息申报平台,对36000余名学生进行全覆盖的信息排摸,梳理出开展线上教学有困难的学生200余人,制定“一人一案”,落实学习帮扶工作。针对部分学生线上教学过程中流量不足问题,联系三大运营商对全校近6000名同学开展“爱心流量”免费赠送。对于外地号码无法参加“爱心流量”的学生,开展流量补贴,共有440余名学生获得流量补助6万余元。此外,3月份发放各类助学金3634人,共计101.1万元。
建设学业指导队伍,构建学习共享云端,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与帮扶。各学院均已设立学业辅导员,明确学院学业辅导员工作职责。建立朋辈讲师学习交流社群10个,覆盖学生3000余人。来自24个学院近100位朋辈讲师通过B站、Zoom等平台为同学进行在线直播云课堂,讲授10余门精品课程,截至目前已授课25次,覆盖学生人数870余人次。对大一学生期末考成绩分析调研,开设高等数学、普通化学、大学英语、画法几何等补考培训班,提供在线辅导与答疑,前两期补考培训班已授课9次,覆盖学生500余人次。
完成疫情防控期间同济大学全校学生动态信息"日报送"工作。
启动潘思源新冠肺炎专项助学金评选工作;启动2019-2020年第二学期新鸿基郭氏地产助学金考核与评选工作。
发放2020年3月份本科生国家助学金78.7万元(共3540人)。
发放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一汽丰田助学金10万元(共40人);发放2019-2020学年中华慈善助学金4.8万元(共16人);发放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圆梦大学助学金4.6万元(共23人);发放上慈结对手拉手助学金1000元(共1人)。
办理并发放校级临时困难补助2.9万元(共14人)。
完成奖学金证书学工系统打印模块开发工作,研究生1142项获奖记录已完成导入,本科生5678项获奖记录已归档。完成奖学金证书防伪纸张设计及自助打印机测试工作。
策划“国奖学子·抗疫力行”国家奖学金优秀典型事例宣传栏目,完成第一期宣传工作。
完成拜仁慕尼黑奖学金、倪天增奖学金发放工作,共申请发放16人,共计84000元。
联系中国银行杨浦支行,完成同济大学2020年春季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展期的办理工作。
联系国家开发银行,完成同济大学2020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工作的通知和下发。
举办2场2020届毕业生春季空中双选会,1场企业在线直播交流会,参会单位547家,提供2665个职位,需求人数近6万,截止3月23日,本校参会学生共计投出4184份简历。
举办33场空中宣讲会,其中zoom空宣28场,智联空宣5场,总参与人次近2000人次。持续拓宽空中宣讲会渠道,同时开放zoom、智联、抖音等平台供用人单位选择。
疫情特殊时期,“同济就业”微信平台推出“就业答疑室”、“同济人在一线”、“求职小瓶子”、“樱花就业幸运签”、“求职信息码”、“业务指南”及“选调生招录汇总”等原创版块推文,为学生、企业等提供更为便利贴心的服务与资源。
联合校内生涯教育师资,开展线上简历修改1对1活动,服务校内学生203人。
组织开展“求职技能提升训练营”系列直播活动6场,邀请校外专家面向在校生直播进行求职技能辅导答疑,参与学生达3000人次。
组织召开同济大学疫情防控形势下学生就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组织开展“名企高管话生涯”专题直播活动2场,在校生线上对话“四重”领域用人单位的高管,参与学生超500人次。
持续开展重点学生就业帮扶工作,包括开展同济大学“手牵手”抗击疫情专项就业援助计划,持续跟进第13期、14期“手牵手”就业助力计划学生进展。协同各学院排摸2020届就业困难及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一对一访谈重点学生60人,制定分类帮扶方案。
继续面向全国提供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和公众号在线树洞回复,本月接待来电37人次,树洞回复29例,该心理援助资源近日已对海外留学生群体开放。
自16日起,我校恢复学生线上常规咨询服务,两周接待接待学生预约161人。
利用中心公众号推送科普知识、心理减压和宅家生活分享等主题文章8篇,阅读量 6057人次。
参与同心战“疫”集结令:同济辅导员喊你来上课,围绕健康心理和生命教育为我校师生提供2场专题网课。
15日,受我校招生办邀请,中心姚玉红副教授为湖北考生做《应对网课焦虑的亲子“双轨制”调节法》专题讲座。
组织中心专兼职咨询师家庭治疗技术专题督导,由中心姚玉红副教授和医学院史靖宇副教授带领,27名咨询师报名参加。
应邀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和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官微公众号撰写推文,单篇浏览量近五千人次。
中心《深夜树洞》一书的出版工作已进入出版社复审环节,并完成封面图片征集工作。
中心专职咨询师继续参与“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为湖北省防疫工作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公安干警及安保人员等三类重点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