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工作简报2020年 第2期(总第123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12
浏览:

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

工作简报

20202期(总第123期)

2020年3月11日

思想教育

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月7日,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等校领导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在湖北的师生,向身在湖北的同济师生表示慰问,就同学们关心的选课、上课、学业辅导、毕业、答辩、就业等问题介绍了学校的相应安排。各学院辅导员充分发挥网络思政的育人功能,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网络渠道,做好党和国家防疫理论政策的宣讲者、传播者,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宣传疫情防治知识。

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网络学习状态,策划组织“开学疫情防控第一课”,主要内容包括校领导做“开学疫情防控第一课”主题教育动员、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赵旭东分别围绕疫情防控知识及开学后心理应对开展主题讲座。后续主题教育将通过校院两级推进。

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组建学工口宣传工作组,联动全校各学院新媒体,形成宣传矩阵。同济大学生等微信公众号开设“共同战疫”专栏,从思想引领、科普教育、通知公告、生活服务、学院动态、学子故事等方面推送文章70余篇,总阅读量10万余人次。其中,《我是同济人,我承诺》阅读量累计2.2万。发布“学院战‘疫’情”专栏,专题展示各学院学工团队疫情防控工作。各学院微信公众号总计发布相关推送日均20余篇。

成立同济大学湖北学生党员临时党支部。为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联系身处湖北的207名学生党员,成立5个临时党支部,制定《关于成立同济大学湖北学生党员临时党支部的工作方案》,推进党员示范行动在一线,延伸工作触角至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在一线,朋辈导师活跃在一线。3月1日下午2时,同济大学湖北学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临时党支部在线上同时举行支部成立大会暨“同舟共济,全力战‘疫’”主题党日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冯身洪和组织部、学工部、研工部负责同志列席湖北学生第一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与同济大学身在武汉的41名学生党员“云端相聚”。

学生党支部持续开展“抗击疫情”线上组织生活。2月1日,发布《同济大学学生党支部书记联合会致全校学生党员的倡议书》,各学生党支部纷纷行动起来,在线上开展特别的组织生活。微信公众号“支部书济”开设《支部战“疫”,党员行动》专栏,对各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情况开展集中宣传。截至3月2日,全校各公众号推送99篇学生党支部战“疫”系列文章,在网络上形成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浓厚氛围。

进一步推进学生社区思政工作内涵建设。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平台建设,继续深化研究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新三同”(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工作法则,初步形成辅导员“新三同”建设指导意见及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学生事务

制定《同济大学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在校住宿学生管理工作方案》《同济大学学生社区自我隔离观察指导书》《同济大学2020寒假期间特殊情况学生返校流程图》等工作预案,定期下发《同济大学疫情防控近期学生防控工作要点》。

完成疫情防控期间同济大学全校学生动态信息“日报送”工作。面对学校分类推进防控工作的整体要求,构建“三类-六纵-六横”的数据统计模型,开发“同济大学每日上报”在线平台,建立108个数据分类管控通道,积极采用大数据手段,克服学生数据采集工作覆盖面广、数据量大、采样频率高等困难,实现数据点对点收集,做到36000余名全日制学生全覆盖,每24小时上报一次,确保全过程把控疫情状态下学生的动态轨迹。

疫情防控期间,梳理在湖北及湖北籍困难学生名单,发放湖北困难学生专项资助金,共计139人,总金额10.8万元。

疫情防控期间,梳理寒假留校困难学生名单,发放在校困难学生专项资助金,共计39人,总金额3.35万元。

发放疫情专项校级临时困难补助,共计26人,总金额4.3万元。

及时足额发放本月本科生国家助学金,共计3545人,总金额78.84万元。

建立寒假留校学生联络群,及时发布疫情防控、学生资助等信息通知。通过前期面向助学成才服务对象设立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寒假留校学生“帮帮团”,发放口罩、消毒液等物资。

统筹资源,开展“爱心流量”助学活动。针对助学成才服务对象、边远地区、家中网络不通、在湖北及湖北籍学生疫情期间网络学习需求,给予没有条件上网课的学生实际帮扶,免费提供流量套餐,或给予话费补贴,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

完成全国资助中心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利率的调研工作。

完成疫情防控期间关于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和保障工作通知。

联系中国银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相关要求。

筹备奖学金证书自助打印系统开发工作。

就业指导

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和上海市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启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就业工作预案。

向教育部、上海市相关单位及时上报各类就业相关工作方案和资源,以及2020届湖北籍毕业生就业情况。

制定并发布《关于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线下业务暂停办理的通知》、《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同济大学校园招聘动态》、《同济学生就业相关重要通知》(学生版)、《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学院版)等工作通知。

协同各学院开展疫情防控期间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已回收问卷超过8000份,并进行学生校外就业实习情况排摸。

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线下业务转线上业务办理工作,并通过电话、邮箱、微信等多渠道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咨询答疑,每周咨询量约100人次。

策划3月5日-4月18日期间举办两场同济大学2020届毕业生春季空中双选会,目前已有420家单位通过审核。

通过zoom平台组织开展春季校园招聘线上宣讲会,并制定《同济大学2019-2020第二学期春季空中宣讲会管理规定》,2月已举办7场。

及时调整校、院两级生涯教育工作方案,积极引入校内外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师资,结合各类第三方线上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涯教育线上活动。包括共享线上就业信息与生涯教育电子资料;通识教育课、在线职业测评、线上职业咨询、生涯音频课、线上直播课、简历辅导等系列品牌活动陆续上线。校内生涯教育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简历辅导及职业咨询等服务超过200人次;原创生涯教育音频课程阅读量累计3642次;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组建师生工作团队,开设系列直播课,首轮活动累计近2000人次观看;面向低年级学生提供《新生生涯规划导航》原创视频及服务手册、《同济学子生涯访谈录》等资源,系列原创视频播放量超2600次,电子资料阅读量超过3.7万次。

积极开展就业工作宣传,向校宣传部投稿2篇,发布2020年第2期《同济大学学生就业工作简报》(同心抗疫专题报道)。相关活动产生积极社会影响,并获得“中国大学生就业”、“上海教育”等官方微信平台转载,以及CCTV战疫情特别报道、东方卫视《东方新闻》栏目报道。

心理健康

1月29日起,中心开通面向全国的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和公众号在线树洞回复功能,共接待来电34人次,树洞回复65例。

继续对即将出版的《深夜树洞》一书进行校稿和出版协商工作,拟于开学后出版发行。

疫情期间,利用中心公众号推送科普知识、心理减压和宅家生活分享等主题文章23篇,阅读量38393。

本月,中心组织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开展面向社会公众和学生心理减压讲座3讲,其中,中心姚玉红副教授面向湖北高考学生的爱心战疫专题讲座观看量达45.6万。

中心抗疫期间心理援助工作得到多家媒体和校园网报道,其中,青年报2篇、文汇报1篇,澎湃新闻1篇、校园网2篇。

中心8位专职咨询师报名参加“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为湖北省防疫工作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公安干警及安保人员等三类重点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