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
工作简报
2020年第6期(总第127期)
2020年7月8日
6月16日,党委书记方守恩“云端”开讲毕业思政大课,以《绽放青春正能量,凝聚报国大担当》为题,勉励即将启航的同济毕业学子。共有12.4万人次通过学校官方B站、抖音、快手、微博等多个直播平台听课,并踊跃留言互动。
6月2日,本学期最后一次“形势与政策”课顺利开展,学研工部围绕“立德树人”专题设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个课程内容,校领导伍江、吴志强、徐建平、吕培明、吴广明、顾祥林、方平、冯身洪、雷星晖、陈义汉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辅导员一起,为2019级和2018级学生授课。
6月9日,举办“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报告会,邀请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护理部主任王静、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马明杰等6位同济人讲述青春故事,通过同济大学官方B站、抖音、快手和微博平台进行直播,共计10万余人次在线观看。
6月份分别安排8日-9日、13日-14日、28日-29日三批学生返校工作,组织重点地区返沪学生开展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5月27日至6月17日,组织6批共计599名重点地区返沪学生进行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截至6月24日,尚有23名学生在同济迎宾馆进行健康观察。
推进学生党建“先锋示范”工程建设,根据《关于评选2020年同济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先锋党支部”“先锋党员”的通知》(同委学〔2020〕8号),在学院推荐基础上,经党委学研工部组织评审和校内公示,决定授予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研究生第八党支部等10个支部“先锋党支部”称号,授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马明杰等20位同志“先锋党员”称号。学研工部将于7月2日举行同济大学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暨“献礼建党百年·党员百+计划”启动仪式,对获奖支部和个人进行表彰。
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开展“期末冲刺助力月”学业辅导系列活动。“学霸复习微课堂”进行线上授课9次,覆盖学生1233人次;“同舟共济答疑群”完成线上一对一学业咨询388人次。整合各学院学业分中心学习资源,发布期末复习学业资料,并做好期末考试期间学生诚信教育。
配合市卫教委撰写《上海高校辅导员“新三同”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积极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创新实践,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完成《同济大学“十四五”及中长期大学生德育工作规划,分析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做好“十四五”时期专项工作主要建设内容计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德育工作的具体保障措施。
协同资产处、基建处、后勤集团、各相关学院进行彰武路校区608间研究生宿舍2改3工作。
启动26名2020年专职辅导员入职手续办理,开展2016届青年人才储备计划四年期考核及2018届青年人才储备计划中期考核,启动2019-2020学年班主任考核及2020-2021学年班主任选聘工作。
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和期末考试话题,创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挥正向引领作用的形式,制作发布“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学霸计划”“期末诚信”等特色主题推送。
组织学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持续按照疫情防控需要,从严从细从实全面做好防控工作。
发放本科生国家助学金78.71万元(3539人);发放教育部港澳台办“曾宪梓教育基金会第七期大学生奖励计划”资助款项18万元(30人);发放一汽丰田助学金、上慈结对手拉手助学金、甬协助学金等社会捐赠助学金10.1万元(41人);发放校级临时困难补助3.75万元(18人);发放潘思源新冠肺炎专项助学金50万元(100人)。发放疫情专项补助46.55万元(820人);发放疫情网络学习补贴6.01万元(433人)。
设立勤工助学岗位5653个,共计发放酬金168万元。
完成2019-2020学年新鸿基地产郭氏基金助学金审核及材料报送工作,本次共评选2019级获助同学65人,跟踪发放2018级获助同学63人。
起草“同济大学荣军校友助学金”捐赠协议与评审办法,与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后续对接完善;起草 “同济大学孙文骐先生助学金”2021-2022年捐赠协议,与资助方完成对接。
完成2020年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
启动2020年夏日送清凉资助育人活动,600名受助学生通过同济京东线上爱心助学超市可购买600元内物品,涵盖防疫用品、学习用品、清凉用品、生活用品等。合计36万元。
启动2020年暑假学生资助政策宣传项目申报与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大使选聘工作。
启动开展2020年同济大学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完成向教育部上报2020年同济大学学生资助热线电话的工作。
完成2019年同济大学学生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资金的拨付,其中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生共53名,其中申请学费补偿38人,405000元;申请中国银行校园地贷款代偿3人,65300元;申请生源地贷款代偿12人,148900元。2019年直招士官学生共1名,申请学费补偿1人,32000元。2019年10月退伍复学学生60人,申请学费减免872000元。以上总计115人,共需国家资助资金1523200元。
完成同济大学2020年毕业生校园地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工作,首次利用返校系统信息平台,实现毕业生贷款的线上还款手续登记及办理。完成同济大学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毕业生还贷”、“在校生续贷”及“学生毕业确认”工作。
完成2018及2019年同济大学毕业生第二批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在职在岗确认工作,并完成资助金拨付。启动2020年同济大学毕业生第一批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报工作。
奖学金证书自助打印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一体化,为返校学生第一时间提供暖心、贴心、无接触服务;完成嘉定校区自助打印终端设备配置调试工作,实现两校区自助打印同步上线;进一步探索统一身份认证及移动端功能,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筹备、设计研究生奖学金系统入驻同济大学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本研信息一体化。
完成“国奖学子·抗疫力行”10期国奖抗疫典型人物专访工作,累计阅读量27000+。
举办同济大学就业实习空中双选会暨2020届毕业生夏季招聘会和“职为你来,就业同行”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组团招聘会,提供职位共近700个。
继续推进“一帮一”行动,开展针对长江大学在校学生的一对一职业咨询,提供服务时长累计达32小时,参与学生近200人;联合开展首场线上就业师资培训。
倡导文明离校,营造毕业季良好氛围,策划并持续推送毕业济系列微信,包括云端合照征集、毕业纪念品、毕业典礼倒计时、校园/红色景点打卡等多个主题;宣传2020届优秀毕业生事迹,微信推送“毕业 济:毕业生访谈录”50篇,制作并展出优秀毕业生展板;进行2020届毕业典礼筹备。
根据教育部及上海市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地调研经管等16个学院,推进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2020届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办理户口和档案保管在学校手续。
组织开展2020年同济大学“扬帆奖”评选与表彰工作,共153人获奖。
中心联合各学院组织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宣传月活动,经个人和组织申报,学院推荐,中心组织评审,共有14个学院、15个项目、36名心理委员、25个微视频获评优秀。
中心继续为我校学生提供线上咨询服务,本月接待学生预约新增84人,进行线上咨询439人次。
中心积极推进《生命教育》课程建设,每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录制线上课程,共计10讲,拟于本年度下学期推出。
16日,邀请附属东方医院孟馥教授组织开展专家案例督导工作。
18日,邀请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赵丞智为我校心理辅导员进行专题培训。
完成新一轮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和2020年度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宣传月先进评选申报工作。
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能力提升系列活动3期、线上学业辅导6次;举办第十届民族风采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五十六民族文化图片展;组织新入职辅导员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交流沙龙和案例分析各一场;向285名新疆籍学生发放“2018-2019年内地高校新疆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金”16余万元;按照学业预警分类完成71名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业困难学生帮扶一人一册;关注疫情下少数民族学生情况,关注学生返校情况,一对一联系学生329人次、家长2人次,处理少数民族学生事件5例。
梳理完成《同济大学2020届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去向及就业现状报告》;制定《关于做好2020届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工作的方案》,毕业生一对一谈话194人次,关心重点学生、落实分类指导。
完成2019级预科班升学本科专业确认。
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制度建设,制定《同济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审核制度》。
配合开展嘉定校区学生分期分批、安全返校工作;赴崇明中学、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宣讲一次;向沪东高校派出所报送学生信息一次;筹备“同济大学2020年暑期新疆西藏等地少数民族学生家访工作”。
|